English     CAST内部邮箱入口    
beat365 手机版官方网站

造就一条中国探月的“天路”|赓续航天精神 砥砺强国担当

时间:2025年06月24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540 字体:

近日,根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航天精神荣誉奖管理办法》有关规定,集团公司党组研究决定,授予30名个人、20个集体“2024年度航天精神模范奖”;授予18名个人、12个集体“2024年度航天精神青年模范奖”。


本期刊登的是2024年度航天精神模范奖获得者、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地月中继通信卫星研制团队。


微信图片_20250626141440.png


造就一条中国探月的“天路”


他们称自己为“架桥人”。从2015年团队初步组建到2018年嫦娥四号“鹊桥”中继星发射,再到2024年鹊桥二号中继星成功发射,10年间,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地月中继通信卫星研制团队坚持以“搭建地月中继通信桥梁”为己任,克服了地月中继通信技术状态复杂、质量要求高、服务对象多、研制周期紧张等诸多困难,为嫦娥四号、六号任务的圆满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中国探月工程的稳步推进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创新,是“架桥人”的信条


地月中继通信卫星研制团队自成立起就有追求技术创新的基因。


2018年,世界首颗地月中继通信卫星——嫦娥四号“鹊桥”中继星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但胜利的喜悦还未消散,新的任务便已随之启动。


与前一次任务不同的是,嫦娥四号“鹊桥”中继星的设计只是为嫦娥四号任务服务,而鹊桥二号中继星不仅要为嫦娥四号任务和将要发射的嫦娥六号任务提供中继通信服务,还要为探月工程四期提供中继通信服务。这些探测器的通信频点、调制方式和数据格式都不同,且任务时间跨度大、技术状态多、接口复杂,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这就要求鹊桥二号中继星在设计的时候要有尽可能大的包容性和可扩展性。而这些,就是摆在研制团队面前的新挑战。


面对再一次的地月“架桥”任务,“架桥人”把自己逼到极致,一定要打造一个技术升级版的新“鹊桥”。


鹊桥二号中继星最大的变化在于轨道从绕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Halo轨道变成了环月轨道,对于研制团队而言,难度很高。为了找到一条能够满足任务要求的理想轨道,研制团队经过无数次的计算、仿真,一次次确定目标又一次次推翻重来,终于找到了国际上首次采用的环月大椭圆冻结轨道。在这条“神奇”的轨道上,鹊桥二号中继星在寿命周期内几乎不需要消耗推进剂就能进行轨道维持,把宝贵的推进剂全部留给任务使用。


同时,因为后续任务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研制团队打破了常规设计中“一步到位”的思想,改为对星上软件进行升级,使卫星具备了“在轨重构”能力。无论后续任务需求如何变化,只要给卫星注入“升级包”,鹊桥二号中继星就可以通过软件升级,轻松完成自身的“蜕变”,从而为探月工程四期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极致,是“架桥人”的追求


从整星方案最终确定到发射,鹊桥二号中继星给“架桥人”留下的研制周期只有一年半的时间。对于研制一颗卫星来说,这个时间十分有限。所以,“优化流程、提高效率”成了刻在团队骨子里的信条。


研制工作一启动,团队就进入了起跑即冲刺的状态,包括“两总”、一线的技术人员在内的所有人,整个研制团队都树立起“探月用我,用我必胜”的信念与决心。通过对研制流程的优化重组,他们紧锣密鼓、快马加鞭,从元器件齐套到单机生产到分系统联试再到整星AIT(总装集成测试),把图纸和文件上的卫星一点点变成了现实。


效率的提升并不意味着质量要求的松懈。作为探月工程四期任务的“总开关”,鹊桥二号中继星的成败直接影响到中国探月工程的进展,而这份责任就沉甸甸地压在了“架桥人”的肩上。他们坚持着对国家和人民负责、对航天事业负责、对单位和个人负责的态度,把每一项工作做深、做实、做细、做好,全力护卫着鹊桥二号中继星的可靠和安全。


任务成功后,回忆起先前的奋斗,“架桥人”说:“我们尽力把能想到的都想到,把能做到的都努力做到。”这是对他们付出最好的注解。


传承,是“架桥人”的内核


传承,这个词始终伴随着“架桥人”。


2018年4月24日是第三个“中国航天日”。在这一天,中国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举行命名发布会,将“鹊桥”这一有着中华传统文化特征和美好寓意的名字赋予嫦娥四号中继星。在之后的6年里,“鹊桥”这个名字始终伴随着“架桥人”,激励着他们向着梦想冲锋。这是一种传承。


从嫦娥四号“鹊桥”中继星到鹊桥二号中继星,设计思路更进一点,研制要求更高一点,应用实效更好一点,未来展望更远一点,“架桥人”以“鹊桥”在地月之间架起通信桥梁,为揭开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而不懈奋斗着。这也是一种传承。


鹊桥二号中继星的研制得到了众多老一辈航天人的指导与支持。在一线厂房、实验室,很多功勋卓越、白发苍苍的院士专家来到现场,耐心指导研制团队,不仅解决了很多难题,更让研制团队有了“主心骨”。老一辈航天人的拼搏精神深深鼓舞着每一位“架桥人”,更让他们对航天事业的传承和自己承担的重任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更是一种传承。


“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这是探月精神的精髓,也是这个团结高效、坚持创新、追求极致的“架桥人”团队的真实写照。正是这样一群“架桥人”,造就了一条中国探月的“天路”。未来,团队还将在深空探测的道路上继续前进,书写更多人类探索浩瀚宇宙的华丽篇章。




beat365 手机版官方网站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航天城 网站建设: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
Copyright ©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版权所有
京ICP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