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院发布的《关于全面系统提升产品保证能力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是实现型号产品保证能力系统性提升,推动航天高质量发展的硬招实招。《规定》发布后,五院各单位结合实际情况和业务特点,及时开展各类培训宣贯,专题研讨推进实施,以实际行动主动把握质量工作规律,践行“全生命周期服务理念”,抓好《规定》的落实落地。
总体设计部召开第四期推进落实《规定》专题会,重点讨论了产品保证要素融入型号各级研制流程,对流程基本框架进行了审查。同时,各型号、各部门围绕质量能力提升、全生命周期管理、面向不同对象贯改、产品保证数字化等方面共同研讨了实践情况,相互借鉴。
总装与环境工程部召开型号任务风险管控专题分析会,传达近期质量形势和上级要求,针对科研生产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临时、突发事项,就如何充分发挥组织作用、有效管控质量风险进行了研讨,提出重点关注各类风险管理、发射场质量安全管理、各级岗位责任落实和信息及时有效传递等,加强突发、临时事项的风险管控,切实做好型号质量工作。
通信与导航卫星总体部各研究室召开落实《规定》推进会暨形势任务教育,并宣贯上级质量管控相关要求。针对2025年后续繁忙的型号工作,号召全体员工务必坚守“质量第一”理念,凝心聚力、严控风险,确保全年任务圆满完成。
遥感卫星总体部召开落实《规定》专题推进会暨质量分析会,推动各型号、各部门严格按照计划节点完成各项工作。会议重点针对要素融入流程、差异化实施情况进行了研讨和交流,总结提炼在“精准”“高效”方面的好做法并着重推动。后续将通过定期推进机制,从完善产保体系、型号贯改落实、提升组织能力三方面推动《规定》贯穿系统论证到在轨服役全流程。
物资部组织召开国产元器件厂家联合质量分析会,结合2025年以来的元器件质量案例和现场监督问题对供应方进行了宣贯培训,并就新情况对后续元器件风险防控工作进行了部署。针对当前质量形势,从质量压力、质量问责、质量成本三方面进行了全生命周期元器件质量管控分析,将质量责任充分传递至供应商,全力保障型号元器件高质量配套。
西安分院各基层单位组织召开质量分析会暨《规定》落地推进会,将相关要求穿透至各层级。会议组织学习了《规定》及相关要求,并结合近期发生的典型质量案例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全面举一反三,提出将产保工作链条向前延伸至研发阶段,向后覆盖至交付后,扎实推进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过程优化,确保全年任务高质量完成。
502所召开4期落实《规定》专题分系统产保例会,重点讨论了新编制或修订的分系统级产品保证工作实施指南、分系统研制技术流程、在轨流程、外协整机通用产保要求、分系统通用产保大纲及产保计划等。通过系列专题例会,502所全面推动产品保证向研发论证、在轨两端延伸,同时确保面向对象的差异化实施,切实提高质量管控能力。
508所研究发布低成本短周期商业型号、重大工程任务等产品保证工作指南,修订宇航型号遥感分系统、回收分系统产品保证通用大纲等相关标准规范。组织专家对攻坚型号试验条件、工装设计、判读依据等进行审查确认;成立专项研究团队,从设计、地面试验验证等7个环节梳理出19项提升内容,提升试验可靠性。编制天问二号等在轨产品保证工作计划,将《规定》落实到型号任务实施过程中,确保任务成功。
514所落实《规定》要求,开展“提升质量意识·夯实质量基础”质量知识培训,面向质量管理相关岗位、检验员、产品设计师等不同岗位人员开展专题培训。培训围绕质量管理体系基本架构、产品运行过程与文档编制、质量内外审问题分析、质量内审关注事项四方面,解读相关要求并分析典型案例,使参训人员分别从意识、实操得到了双重提升,有效筑牢质量管理根基。